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端午节的由来概括起来有六种说法:1、起源于五月五日的恶月恶日的俗忌;2、纪念春秋时代晋国忠臣介子推;3、纪念会稽孝女曹娥;4、纪念春秋时代吴国大将伍子胥;5、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6、祭奠龙的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1、赛龙舟;2、吃粽子;3、佩戴香囊;4、系五彩绳。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赛龙舟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2、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经典的习俗,粽子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其形状多样,主要形状是:尖三角、四角状。3、佩戴香囊:过端午节,小孩要佩带香囊,具有驱蚊虫避疫之作用,还是点缀的上佳之物。香囊中装有朱砂、雄黄、香药,并用丝布等物品缝制而成,外形可爱。4、系五彩绳:端午节系五彩绳具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粽子的来历简介粽子**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贡品,传说是为了祭奠屈原传承下来的,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初是用菰叶装着黍米包成牛角状,到了晋朝,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节庆小吃。粽子的种类很多,馅料形状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