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潘祥记厂家直销尽享出厂价 中秋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在每年的中秋佳节,吃月饼是一项最不可或缺的习俗。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传最早起源于唐代,不过那时的月饼还不叫月饼。唐太宗在贞观四年时,征讨突厥得胜并生擒其头领,八月十五凯旋回京。为庆贺胜利,京城长安通宵狂欢。当时有个经商的吐蕃人向唐太宗献饼祝捷。李世民接过华丽的礼盒,拿出胡饼笑指天上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即月亮)”,随之把胡饼分给群臣食之,这胡饼就是后来的月饼。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因而,月饼作为一种食品的名称,成为中秋节应节面食,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大约始于南宋。据载,南宋时月饼已有许多花色品种,当时已有月饼面市,吃月饼也渐渐成为民间中秋风俗。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关于中秋吃月饼的习俗还有另一种说法。元代,朱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