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脉食品有限公司

昆明粽子—昆明人过端午插菖蒲吃粽子 唱山歌赛龙舟

发布时间:2025-02-26

云南粽子 昆明粽子 潘祥记粽子 云南粽子厂  昆明粽子厂   云南粽子批发  昆明粽子批发  云南粽子团购 昆明粽子团购   

很多人对端午节的印象就是吃粽子,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有趣的风俗,东西南北的人们用各种方式传承端午节日文化。那么,昆明人过端午节又有哪些传统风俗?现在的端午节与小时候的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的大街小巷,一起看看老昆明人和新昆明人的端午节是怎么过的吧!

老昆明人过端午

插菖蒲赛龙舟 孩子眉心点雄黄

“小时候过端午节,大家会一起划龙舟,可开心了!”81岁的孙兰芬是昆明人,对于她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人小孩会聚在一起包粽子、择豆芽……好不热闹。餐桌上,除了粽子,还有红鸡蛋、咸鸭蛋、大蒜、煮豆芽等特色食物。“吃粽子蘸点红糖,一年甜到头。”这句小时候大人跟她说的话,现在也变成了她对孙辈的祝福。

买粽叶、包粽子、煮大蒜……对于“老昆明”杨蓉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忙碌的日子,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会去盘龙江划龙舟,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插菖蒲、艾蒿,大人还会给小孩眉心点上雄黄,祈求一年平安。“那时都是住老房子,时常走动,邻里之间的感情特别好,端午节气氛也更浓厚。”她说,虽然居住在高楼大厦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但是社区会举办长街宴、旱地赛龙舟等活动,把大伙聚在一起,让端午节也有了不一样的氛围。

新昆明人过端午

唱山歌系彩线 两地风俗结合过

各地的端午节风俗大体相同,但各地区、民族之间的风俗也有不一样的地方。现已在昆明定居的王体芬是布依族,她说,端午节当天,布依族中的年轻人会带上“背崽粽”,成群结队去登高玩耍嬉戏、赏景吃粽子,还会把粽子留在山上“敬山神”。“相比昆明人喜欢的清水小脚粽,我们那边更喜欢鸟兽粽等有家乡特色的粽子。吃完团圆饭后,我们还有唱山歌、划龙舟等活动。”尽管不在家乡,她仍会把布依族的端午节民俗与昆明的传统相结合,与孩子们一起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我们那边的风俗和昆明差不多,也要吃粽子、大蒜等。”来自河南的庄惠琼如今也已在昆明定居,成为“新昆明人”,她说,小时候过节,小孩子脸上要点雄黄,手腕上系五色丝线,胸前挂香包。大家做好粽子后会互相赠送,有时家里本来只做一两种口味的粽子,送来送去竟可多出好多口味的粽子。如今虽在昆生活,但她也把这种传统保留下来,端午节前夕就买了很多粽子,又做了一些家乡的风味小吃,准备在端午节当天送给邻居们。

声音

商户:清水小脚粽大卖 新口味粽受热捧

在新闻南路旁的一条小巷里,十余位老人一手拿着粽叶一手拿着糯米正熟练地包着粽子。这家店的老板娘张存英说:“我已在这里卖了20多年粽子,每年都会专门从官渡等地雇来老昆明人包清水小脚粽,因为昆明人爱吃,每天包的几千个粽子也都能卖光。”

除了传统口味的粽子,西米红豆粽、玫瑰鲜花粽等各种新口味的粽子也摆上了超市货架。一名超市工作人员说:“来买新口味粽子的以年轻人为主,销量还不错。”

专家:端午民俗传承应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协同

昆明本土历史学者庄国祥说:“昆明人的端午节风俗有一些独属的地方特色。现在民俗活动也较多,但端午节民俗的传承不能仅限于活动、美食等,还应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协同起来,只有蕴含历史文化的端午节,才能源远流长。”(记者 陈雯)

盘龙区

粽叶飘香迎端午

包粽子、挂香囊、插花、诵读经典……昨日,由昆明市文明办、盘龙区文明办主办的2019年“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在金辰街道辖区欣都龙城小广场举行,精彩的互动体验节目让市民更加了解端午习俗,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在活动现场,华信肯琦儿幼儿园的小朋友每人拿一个鸭蛋,由老师指导在蛋壳上作画;金实小学的少先队员在老师带领下制作香袋;辖区居民中的包粽子高手在一旁大显身手,不会包粽子的男士甩开鱼竿“钓”粽子,还有插花达人挑选花束插一盆美美的鲜花;来自各级文明单位、小学、幼儿园的文艺表演队则给大家带来歌舞表演及经典诵读……在这里,有五月五“诵经典 忆屈原”诵读,有端午有奖知识问答,有五月五佩香袋、品粽味等活动。市民在粽香与花香中,在经典诵读、志愿服务、道德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当日,联盟街道金星社区还举办了端午节民族联谊活动,东华街道田园路社区在举办端午活动的同时还慰问了辖区部分困难居民,龙泉街道盘江社区则联合公共单位一起包粽子迎端午。(记者 罗昆娅 通讯员 张丽)

黑龙潭公园古韵古风过端午

明天就是端午节,黑龙潭公园将携手滇中汉服爱心公益组织共同举办“追溯根源、香包传情”活动,以端午祭祀为主,汉服形制展示为辅,使游客过一个充满古风古韵的端午佳节。


分享:

【如果您还没有关注“公司名称”手机网站】

Top